首頁 > 文體 > 正文

《封神》里的中國,咋全是河南呢?

來源:仕潼2023-07-23 17:41:24

收藏 打印

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

《封神第一部》開篇即是一場攻城戰,殷壽領兵討伐冀州牧蘇護——夏朝初年,大禹劃定天下為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尚書·禹貢》)。禹定九州后,設州牧,后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鼎也就成了王權的象征。一言九鼎,其背后的典出即是如此。

蘇護統轄的冀州在哪?根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其中的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對應到今天的行政區劃包括現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遼寧省與內蒙部分地區。

殷壽率軍始發自朝歌,朝歌又是在哪兒呢?也是在冀州轄域內(“紂都在《禹貢》冀州大陸之野。”出自《水經注·淇水》),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朝歌即是在今天的河南省鶴壁市。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王朝即是出現在河南,實際上自夏至宋的3000多年時間里河南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今天河南省的大部分屬九州之中的“豫州”,這也是為什么今天河南簡稱“豫”的緣來。古時豫州別稱中州——看地圖就能清楚地意識到,河南是“天下之中”,以河南為中心,北邊是草原,東南是大海,西邊是青藏高原,毫無疑問這里就是中國的腹地,也是四方交流、文明匯聚以及軍事征戰、文化沖擊的焦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徐良高說過:“夏朝之所以在黃河中游地區興起,一方面是因為,它同各個周邊文化的交往接觸均便利,有利于它吸收各個文化的優點與長處,另一方面,它受到周邊各文化的沖擊、壓力最大,挑戰最嚴重,應戰也就最有力,發展也就最快,優勢地位從而率先確立,強有力的社會組織機構出現,一統國家建立了。”

2021年評出的“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里,河南數量第一,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河南三項入選。論起華夏文明,河南可是太驕傲了——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

二、西伯侯的小麥是哪來的?

夏商時期,血緣、宗親是王朝統治的力量所在,祖先崇拜是制度的根基所在。中國歷史發展一條非常重要的脈絡即是血緣群體的擴張,從家庭、家族擴大到部落、部落聯合體,最終形成國家。

商王朝對夏王朝的更迭,一個重要的統治技術的躍遷即是依靠血緣建立了分封制。商王把自己的一些兄弟叔伯分封到了各地,從而使商王族直接控制的地盤比夏王族擴大了數倍,“封建社會”即是由商朝開始。

商朝到了帝乙時代——帝乙也即電影《封神》開端的殷壽的父親——王朝國力衰弱,快鎮不住九州這么大塊地盤了。商王冊封了異姓四大方伯為諸侯之長,幫助其維護統治秩序,這四位幾乎可以說是僅次于商王的地方實力派了。

電影《封神》里的四大伯侯即是源自這一歷史基礎——東伯侯是姜姓炎帝之后,西伯侯是周國姬姓黃帝之后,南伯侯鄂國荊州土著,北伯侯崇國大禹幼子后裔。對四大方伯的忌憚毫無疑問會是商王的心腹大患。以質子挾制四大方伯令其臣服王廷某種程度上亦是一種利用血緣聯結的統治之術。

周王朝發祥于西岐,即今天的陜西省岐山縣,現屬陜西省寶雞市。周族(姬姓)是居于陜甘黃土高原、渭水流域一帶的古老部族,是遠古時期的黃帝族。電影《封神》里西伯侯姬昌第一次出場的鏡頭起自麥田??脊刨Y料顯示,中國沒有小麥、大麥和燕麥栽培過程的證據。小麥是外來物種,中原地區原來都是種小米的,但夏代之前突然開始普遍種植小麥。

小麥是哪來的呢?最近十年來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表明,在古國時代的晚期(距今5000年前),中國文明和其他文明有了接觸,源自于中亞地區的麥類作物,還有黃牛、綿羊、山羊等家畜品種以及青銅冶金技術在這個時期陸續進入了中國文明之中——在二里頭和商時期,這些外來物種成為了常見之物,使城市中心的人口迅速增長,也促進了早期國家疆域的擴張。

或起于西夷的周應是較早得益于此并獲得發展,電影里西伯侯能夠有三年儲備糧令自己的方國在天譴時期仍能無虞,可見周在小麥種植技術上已有著較高的生產力水平和治國理念。

最終歷史選擇了西伯姬昌與其子姬發,完成了王朝更迭,滅商建周。

三、 紂王是東北人?

費翔演繹的紂王令人印象最深刻之處恐怕就是其魁偉的身材——與中原民族似有明顯區別??尚艈??《荀子·非相篇》對紂王的記述為:“長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費翔的表演不僅藝術上傳神、動人,而且不能不說其本身的外形再加上其妝化造型與商族的“基因”相得益彰。

目前考古發現的早商遺址位于河北,但考古研究認為,商人最初在東北,到了夏朝遷徙到河北,后來聯合東夷滅夏建商。早在上世紀30年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傅斯年就寫下了《夷夏東西說》,提出了商族發跡于東北、建業于渤海與古兗州的觀點。

《史記·殷本紀》記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以鳥生作為民族起源神話的民族大多數位于東北地區,肅慎、扶余、高句麗和女真都有類似的神話。明清時期滿洲的起源是:三仙女沐浴,佛庫倫吞食神雀帶來的朱果而懷孕,生下滿洲始祖布庫里雍順。吞鳥蛋的傳說實在是異曲同工了。

在殷墟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馬車,是中國最早的馬車。根據資料表明,人類馴服馬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發生的地點是在歐亞大草原。而世界上最早的車輪發現于烏拉爾地區的辛塔什塔文化。后來,這種馬車被游牧民族傳入了中原,古史記載商朝的祖先馴服了牛、馬,發明了車輛,商人可能就是將馬車帶入中原的民族。

文獻記載,商朝的祖先在中原出現時就是游牧民族的面貌,《竹書紀年》記載:“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馬,遂遷于商丘”;《世本·作篇》記載:“相士作乘馬,亥作服牛”。商朝建立后,“契至成湯,十四世凡八遷國都者”(《尚書正義》)。商朝會頻繁地遷徙首都?主要是游牧經濟不太穩定,但到了商朝后期,商民族已經完全轉變為了農耕民族,盤庚遷徙殷之后,便長期定都于殷,直至商滅。

考古研究通過對商朝遺址發掘出的人骨和東北地區紅山遺址和夏家店遺址人骨對比,發現殷商上層貴族的人骨體質特征與東北遼河流域的這兩種文明高度類似。

當飄渺的神話、遙遠的歷史與今天我們的常識能夠勾連起來,四千多年的故事在地圖上便觸手可及,用旅行的腳步丈量大地的意義也平添了幾分濃墨重彩。

文章關鍵詞:&ldquo,&rdquo,中國,&mdash,考古 責編:邵恰

熱點推薦

更多>

熱點視頻

更多>
菠萝蜜国际通道一区麻豆_欧美Z0ZO人禽交免费观看_亚洲人爆乳高清不卡在线_国产嫩草官方永久入口